鉴于这些创新都是在英国完成的,因此,想要修建铁路的其他**最初难免要从英国制造商那里进口铁轨,甚至火车头。同时,这些**也在推动当地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以便制造自己的铁轨。在欧洲,首先是比利时,然后是德国和法国,纷纷走上了这条道路。
美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美国的工业基础最初比法国和英国薄弱,但对铁路的需求和涉及的距离更大。这样一来,美国很快就占据了英国出口铁轨份额中很高的比例,而英国钢铁工业的繁荣与美国的铁路**也由此紧密相连。实际上,通过以优惠条件提供铁轨,一些英国铁匠成为美国铁路线的重要投资者。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纪50年代,英国开通了约5000千米的铁路,但美国修建的铁路长度达到了惊人的3万千米。
1900年义和团之乱爆发后,攻入北京的英国皇家工程兵部队在1900年8月15日至9月间,将西苑铁路的车辆与部分800毫米轨距的铁轨从皇宫运送至前门的瓮城内。联军部队一开始可能想使用西苑铁路的设备改善使馆区至新建成的天坛火车站之间的交通,但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施,因为联军部队决定将津芦铁路干线延申进北京内城,并修建前门火车站。
兰阿铁路1955年修建时使用了大量的老旧铁轨,且后续并未进行大规模的更换,因此保留了大量包括汉阳铁厂在内的已经生产了百年以上的老铁轨。与其它地方发现的“汉阳轨”作为护轨不同,兰阿铁路上的这些老铁轨大多是作为基本轨也就是正轨来使用的。因此说“百年老铁轨仍在使用”,兰阿铁路专线是确确实实的,时至今日每天仍有一趟火车通过。
铁路运输的理念飞快流传,斯托克顿和达林顿铁路线的原型也使许多其他地方蠢蠢欲动。很多地方缓慢而不可靠的运输阻碍了贸易发展,这些地方正计划着修建铁路。欧洲各地也建成了几条铁路,而在美国,巴尔的摩和俄亥俄州的线路在1827年至1830年期间建成。这条铁路是在美国充分了解了斯托克顿和达林顿铁路的情况下铺设的,具有与英国同类型的铁轨和相同的轨距。同时,在1828年和1830年之间,斯蒂芬森兄弟还建造了一系列火车头,包括他们著名的“火箭”(Rocket)(这个名字一度成了热门话题,因为其同名武器在西方仍然十分新颖),他们最终抛下了特里维西克式的火车原理,转而为新一代带有管式锅炉和卧式汽缸的发动机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