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百瑞梅在他们的火柴棍中继续使用白磷13年,尽管一直受到抵制。1891年,救世军开设了自己的火柴厂,提供公平的工资并制作不含有毒元素的火柴。但救世军无法长期与工业工厂竞争,因为更好,更安全的做法增加了成本。终于,在1901年,随着潮流的不断转变,百瑞梅终于在他们的火柴棒生产过程中省略了白磷,不久之后该元素就被禁止在工厂中使用。工厂一直运营到1979年,公司迁至利物浦。厂房最终被改造成公寓,至今仍在。大楼正面有一块蓝色纪念牌,纪念安妮贝桑特和东区勇敢而坚韧的火柴女工。
1845年,人们发现红磷是一种有效的,无毒的替代品,但许多火柴厂都懒得改用。事实上,到19世纪后期,英格兰25家火柴厂中只有两家使用红磷而不是白磷。百瑞梅工厂是这23家工厂之一,他们的员工大多数来自东区移民的妇女和女孩,在资本家的眼里他们的健康并不值钱,命如草芥。
19世纪的东伦敦,安妮贝桑特来到这座火柴工厂,通过对火柴厂女工悲惨状况的报道将点燃一种反抗的火花,这种火花将在英国蔓延成强烈的抗议,成为罢工的导火索。
“啊,这是什么地方?”大树问。原来,大树被拉到了工厂.”唉,看来不能再看着小鸟为我唱歌了。”看着即将来临的火柴制造机要,树说:“真想再听小鸟唱支歌。那怕一遍也好啊!”说着,它变成了一根根带着思念的火柴。
说起火柴来,这个历史就比较悠久了,最初的时候咱们**是没有火柴的,早期的时候应该叫“洋火”,也就是因为有冯国璋的入股,所以洋火这个东西,才被改写成了火柴,成为了当时国人的必备品。泊镇永华火柴就是泊头火柴厂的前身,这个国人的工厂能发展到亚洲最大的工厂,不管怎么说对国人来说,都是一种可以骄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