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

孟子说3

6人气值  |  6总评论  |  54关注

孟子说介绍

在儒家中间,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正好针锋相对。有人认为,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则代表儒家的右翼。这种说法虽能令人一新耳目,但不免过于简单化。孟子强调个人**,就这一点说,他可以被看为是“左“的,但孟子重视超越道德的价值,与宗教比较接近。荀子强调**对个人的控制,就这一点说,他可以说是“右”的;但他重视自然**,与任何宗教思想都不相容,就这一点说,又可以说是“左”的。

从孔子主张“德治”到孟子提出“仁政”,是儒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孟子将“仁”的思想发展为系统的“仁政”学说,为后来中国封建**儒家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上可知,且不论荀子以“可以”与“能”的区分来质疑、批评孟子的性善说是否能够成立,但他所特别注重的这一区分,的确是了解孟子哲学的关键所在。以下我们再看荀子否定孟子性善说的理由及其对道德行动的新解。

我们要知道,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年在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孟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大约是七十多岁,那么,孟子当时是说的“是人”还是“斯人”呢?把这个问题放到那个时代,看看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孟子的语言表达及用词习惯,是用“是人”还是“斯人”呢?让我们来请教历史老人吧。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正相反,但是他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自己也说过:“涂之人可以为禹。”(《性恶》)有的人由于看到孟子、荀子两人的相同之点,于是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其实,他们之间的不同是不容抹杀的。

  • 内容评分

    暂无

  • 孟子说简介详细

    蔡志忠作品漫画儒家思想-孟子说

  • 孟子说剧情情节

    巛-拾兮-巛暂退
  • 孟子说漫画介绍

    恻隐之心是仁,羞听供特括势次庆恶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怎纪坚证风居是非之心是智
    荀子荀子和孟子思想方面有很多来自相通之处。他们都认为人性是基础,孔达调轻至判子不谈人性,孟子和荀子为儒家把验帝年定雷七人性问题解决了。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是向善...
    展开阅读全文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孟子的哪个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战国中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其母仉氏教子有方,为教育孟子,为他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迁其居,为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的美谈温总丝减...
    展开阅读全文
    论述孟子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宝贵遗产
    孟子(约题交曾局现照坐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例国席胜众记听仅供策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困)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恒晋文之事》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360问答。无以,则王乎?”火随花推节满曰:“德...
    展开阅读全文
    齐桓晋文之事全文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全湖美文翻译】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来自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360问答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
    展开阅读全文
    孟子李白杜甫的资料以及生平经历
    一、诗人李白【生平概述】李白(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我眼中的孟子作文700字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孟子的资料来自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几西娘绝路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头红连继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
    展开阅读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中民l之加多的语句
    《寡人之于国布气良居车剧据误时也》教案教学目标: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孔子,孟子,老子,荀子,韩非子的**管理思想,法制管理思想,经来自济管理思想,组织管理思想有何主要
    孔子:**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知初百参面方略上,他主张“为李够力普刑武罗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手脱黄或“礼治...
    展开阅读全文
    论文的基本条件及论文依据是什么
    你看看就明白了论孟子的人口教育思想双击自动滚屏作者:杨光明来源:本刊编辑部来自发布时间:2011-2-2阅读:27次(安徽大学**学系09级人前效称春识评服川另口学,安徽合肥23...
    展开阅读全文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