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

造像3

38人气值  |  79总评论  |  123关注

造像视频

展览此部分的中央显示屏展示的是结合历史照片、近期照片与三维数字模型将两个头部造像复原至其原本位于第16窟中的躯干的面貌。其中一个佛头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屈于第16窟西壁佛龛中的一座佛身,另一个菩萨头现存大阪市立美术馆,属于16窟正壁(北壁)的**菩萨像。通过历史照片比对,我们得以确定很多原属于这个窟的头部造像。老照片固然是非常有价值的记录,但因拍摄角度有限、缺乏曝光,或是有些造像被其他造像遮挡,而难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以确定更多佛头在石窟中的原始位置。而通过对石窟和流散造像进行三维扫描,我们获得了造像更多的信息,从而能够将许多流于海外的天龙山造像佛头匹配至石窟中的原始位置上去。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窟内佛龛造像多有造像铭,是中国石窟保存造像铭最多的一座洞窟,“龙门二十品”,就有十九品在这里。

景区的石刻造像集中于**峭壁之南、北岩,所以有南崖石窟群和北崖石窟群。北崖的石刻造像,题材以观音、释迦牟尼为主,其特点是开大窟造大像,分别刻造于三大龛中。南崖石窟群的造像小巧玲珑,神情潇洒,**似帛,既带有唐代的丰厚、典雅,又具有宋代的俊美、华丽。

丹棱摩崖石刻是我国重要的石窟造像群之一,在盛唐时期开始凿崖造像,延续至宋、元、明、清。造像题材广泛,艺术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和地方特色。县境内丹棱河、安溪河流域分布着郑山、刘嘴、穿洞子、佛堂子、佛耳岩、龙鹄山、冷箐沟等石窟群,有摩崖石刻造像477龛,1.2万余尊,碑碣铭文1.3万余字,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艺术精湛,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据史料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经济、文化重心均在中部地区,因此佛教传播、石窟寺的开凿多在北方和黄河流域一带,北方相继诞生了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然而随着唐宋**军事形势的发展,佛教石窟造像也由北向南推移,四川广元、安岳和重庆大足陆续出现不同规模的石刻造像。专家认为,其历史地位是“上承云岗、龙门,下启大足”。

龙门石窟北魏造像题记最著名者有《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和《杨大眼造像记》,并称为“龙门四品”,后又扩充至“龙门二十品”。古阳洞是龙门最早开凿的一个石窟。“龙门二十品”中,除《比丘尼慈香惠政造像记》刻于慈香窟外,其余十九品均在古阳洞中。

  • 造像分类表

    日常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