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发亮的粉红妆人物角色

红妆是妆粉、胭脂调和后呈现红色妆效的一种妆容。唐代的红妆有许多种类,如桃花妆、酒晕妆、飞霞妆、檀晕妆等。与红妆相对的是白妆,只用白色的妆粉敷面,一般是妇女守孝时用的妆容:“宫中嫔妃辈,施素粉于两颊,号为泪妆。”

在文字记载当中,最早古人的美容行为就是洗脸。甲骨文中“沐”字就像一个人在披散着头发洗脸,其后普遍的美容行为就是敷粉。这种粉最早是用米制作的,色白,敷面可以增白。而后又出现了染红做红妆。在夏商周时期又以铅为粉敷面(铅有毒,现代**已经不提倡了)。除了粉之外,胭脂出现的也较早。到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面脂、唇脂、发蜡。唇脂就是今天的口红。同时眉毛的修饰也是那个时期人们美容的重点。

十日后,萧府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在萧府的大门前,府内侍从、丫头、婆子忙的不亦乐乎,十里的红妆,道路两旁铺满了红色的玫瑰花瓣,一辆辆的马车穿街而过,顶头的大红轿子里楚宛宛身穿红色绣凤嫁衣,胸前以一枚金底白玉宝石镶扣,下身着曳地红裙,头戴金色凤冠,面纱下卷翘的睫毛在她闪闪发亮的明眸下显得格外俏皮,一张明艳亮丽的脸庞在微红的光影下仿佛淬了毒般动人心魄。

与初唐相比,盛唐面妆中红妆更为盛行,酒晕妆、檀晕妆出现。酒晕妆用粉敷面,颜色浓重,也叫“醉妆”。檀晕妆妆粉与胭脂调和,涂抹面颊表现出粉色的妆容。眉形通过加宽、加长提升英气,有眉尾分叉的分稍眉,还有状如蛾翅和桂叶的桂叶眉。唇妆更显小巧和浓艳,唇形相比之前越发收窄。

莎乐美光彩夺目莎乐美三视图中的配色很素,但策划为其安排了众多闪耀特效。其中上半身珠宝都有光效,尤其是吊坠上的粉宝石。发饰上的金属也闪闪发亮,局内效果应该更明显。另外,皮肤两侧还有两颗闪亮的星芒,像是一片星系,不断散发着虹光,同时本有彩虹般的拖尾特效。局内的展示效果,应该是围绕在舞女身边不断转动。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