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选美程序比较简单,只需穿着泳衣展示,然后“评委”决定就可以了。第一届冠军李兰曾是一名酒店前台招待。后来她嫁给一位梁姓的游乐场经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就比如选美比赛需要引入时尚展示,不少民众就觉得观感不适,认为太过时尚,也使时尚展示的环节被指大胆。
1951年,第一届世界小姐大赛举行,此时的选美已经彻底成为“外貌协会”的选择标准,参加比赛的选手,已经开始肆无忌惮的展示自己的外在美。
在决赛当晚,林钰洧穿着1996年香港小姐选美冠军李珊珊穿过的款式服装惊艳亮相。新小姐在比赛中也因为家世突出而备受诟病。然而,林钰洧表示,自己非常努力地减肥,以展示了自己的长处。
时尚和旗袍一直是选美比赛的保留服装展示项目,不过差别也是存在的。就时尚而言,1993年之前选美比赛尚无人以"选美"冠名,当然时尚也不可能是如今选美比赛常见的三点式,选手所穿的都是高叉连衣时尚,且仅出现在复试阶段,决赛现场并不会有时尚展示环节;旗袍多是长款改良旗袍,除长短外今昔差异不大。衣"小见大,从1993年选美比赛的服装可见当时人们对于个性**的态度,既有张扬的一面,又保有几分矜持;其夸张的一面,是因为人们被沉闷压抑已久的个性终于得到了**舒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