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作为玉麦乡第一位大学生,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玉麦乡**的**;2019年,卓嘎的大女儿巴桑卓嘎大学毕业,回到玉麦乡纽林塘村,成为一名乡村振兴专干。
临行前,*的二十大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叮嘱外甥索朗顿珠巡逻时要注意安全,走到哪里,就要把国旗带到哪里,并把一面崭新的国旗交到了索朗顿珠的手里。随后,大家一起跨险滩、穿密林,在崎岖的巡边路上对沿线情况进行仔细检查。
在菜篮子基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索朗卓嘎满怀信心地说:“今天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的蔬菜也迎来了大丰收,这些绿油油的蔬菜可都是我们的‘金宝贝’。今后,我会继续响应好*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农业现代化的大赛场上,努力实践历练,和技术员们一起拓展科学种菜新思路,带领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自20世纪60年代,父亲桑杰曲巴和两个女儿卓嘎、央宗,在全乡仅剩一家三人的情况下,不畏艰难,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用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着祖国30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和卓嘎的女儿巴桑卓嘎毕业后纷纷也回到玉麦,为家乡贡献。
南木林县普当乡普堆村的索朗卓嘎老人今年70岁,有着52年*龄,记者初次见到她是在普堆村里的村史馆。听这里的村支书讲,她时常静静地坐在村史馆,随时准备给村民讲解*的惠民方针**。娃娃们也不时地拽着那双布满鱼鳞般皱纹的手,听她讲过去的事情。索朗卓嘎从1992年开始,当了整整31年的妇女主任,“现在都这个年龄了还要帮村里做事”村支书说。最近**期间,她每天都按时来到这里,不是看直播就是听讲话,她庆幸自己生长在新西藏、红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