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汉卿王实甫在元代剧坛上双峰时,马致远也不甘示弱,努力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代表作《梧桐雨》是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改编而成。
从中唐开始,历来描绘、评论杨、李故事的作品,或侧重同情、赞誉杨、李生死不渝的爱情;或偏于揭露、讽喻杨、李耽于享乐,贻误朝政。白朴的《梧桐雨》固然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他要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梧桐雨》楔子写李隆基在“太平无事的日子里”,不问是非
《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故事。从白朴在剧本中反复感喟中可以读出,作者是想通过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来抒发一种对美好事物失去之后无法复得的寂寞和哀伤,一种从极盛到零落的失落,一种人事盛衰无法预料和掌握的幻灭感。
白朴不愧是大手笔,能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但《梧桐雨》一剧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和无端愤慨,写得百转千回。[1]
在《梧桐雨》里,白朴把梧桐与杨、李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李隆基对着梧桐回忆:“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它惊觉了。”这点明了梧桐在整个剧本
当关汉卿王实甫在元代剧坛上**时,马致远也不甘示弱,努力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代表作《梧桐雨》是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