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是一部描写**地下*的谍战电影,导演程耳将目光聚焦在1937年至1945年的**时期,具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同时致敬那些默默无名奉献牺牲的战士。该片中无数地下工作者为换来中国**的胜利,前仆后继,通过事无巨细地展现在一线“无名者”的奋斗,给观众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光明世界。
美军陷入了短暂的慌乱之中,但是世界第一强国终究不是假的,美军很快就反应过来开始对志愿军的阵地展开了新一轮的轰炸。但是志愿军战士们看见美国人撤退之后,便预判了美军会再度展开一次轰炸,于是撤回到了他们提前准备的针对空袭的防御设施之内。炮火刚刚停下,郭恩志便带着战士们走出了防御工事开始了和敌人的新一轮战斗。战斗过程中,郭恩志通过望远镜发现,美军的进攻目标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进攻无名高地。眼见情况不妙,郭恩志急忙带着六零炮的炮手以及重机枪枪手前往无名高地展开支援。
说实在的,我非常喜欢《无名》这个片名,隐秘战线上,我方的很多战士,因为工作需要,都需要隐姓埋名。甚至,**胜利许多年后,依然还需要隐秘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虽然做出了重大贡献,却不能留下真实的姓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很快郭恩志便是发现200高地比较平坦的,如果他是敌人的指挥官的话,一定会将这个高地当作突破口。随后郭恩志便是组织队伍开始针对这个可能进行集思广益,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办法,妥善地解决这件事。思来想去之后,他们还是认为敌人一定会优先攻打200高地,然后以这个阵地为跳板,向周围阵地辐射将志愿军战士们一网打尽。最终郭恩志将战斗力最为强大的二排安排在了200高地,一排负责防守无名高地,三排的战士们则是作为预备队,时刻准备支援这两个高地,或者和战友换防接替防守任务。
电影之所以叫《无名》就是想要纪念曾经为新中国**献身的无名英雄,他们生活在我们看不到的对方,不是第一战场却比前线战士要煎熬。
听说这条在微博上火了。我说一句,其实我个人还是挺喜欢无名的,详细可以看我关于无名的影评。请私信的各位不要误伤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