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马丁(Guilmartin)认为,出于炮手的安全考虑,火炮被铸造的比必要长度要长。他认为,对于铸造师来说,唯一可以用来解决青铜中任何海绵状或蜂窝状结构(这些结构会使金属变得脆弱和危险)的方法是在铸造过程中增加对青铜的压力。为了做到这一点,由于炮口朝上,铸造师只需制造一门更长的炮,让更大的压力压在火炮的最关键部分,即火炮的后部。炮口处的材质不牢固的可能性仍然是一个问题,但是,通过制造更长的火炮,铸造师将潜在的危险放在了离炮手更远的地方。
这门炮的细节都保存得很好。火炮表面上仍然能看到工具痕迹,这些痕迹是铸造师修正炮模时把模型的表面刮掉时留下的。尽管这门炮被装饰得很漂亮,但它的表面仍然存在铸造的缺陷。在前膛上,有一些地方有尖锐的凹痕(图30),这似乎是模型制作时造成的。
前文中关于火炮铸造的实际过程中充满了对铸造师的警告。这些警告说明了青铜铸造的困难,以及使用这种金属中铸造火炮的复杂性。工匠们在铸炮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以确保获得可用的火炮。那些能够掌握这门艺术的铸造师在这个需要高技能劳动力的领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高冈铜器起源于庆长14年(1609年),加贺第二代藩主前田利长在筑建高冈城之际,从砺波郡西部金屋村招来7名铸造师(传承河内国丹南郡的技术,以金森弥右卫门为代表共11人铸造师成为高冈铜器的开山始祖),在现今的高冈市金屋町开始铸造铜器。
在16世纪,青铜火炮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青铜是一种昂贵的商品,而随着地理大发现时期人们对力量的**,以及军舰上开始安装大炮,人们对军火的需求不断增加。来自英雄港博物馆的9门铸造青铜炮,每门炮都包含了尖端军事技术和铸造师的艺术特点。这个时期的一些最好的金属铸造工艺被展示在青铜炮上,而且由于铸造技术的原因,没有两门火炮是相同的,这使得每一门炮都成为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精选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