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徐敬才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返乡创业,干酒坊、养牛、开面粉加工厂、木器厂,通过多种尝试,他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作为土生土长的悬羊村人,徐敬才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家乡变得更好,也应该变得更好。
2011年,在镇*委、**的大力支持下,徐敬才成立了悬羊村农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决定带领村民开始食用菌棚室栽培。作为“后起之秀”,合作社将目光锁定在木耳深加工项目上,占地3000多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区,不仅拥有1000栋标准化钢结构菌棚和10个年产300万袋菌包的工厂,还配套**了菌种实验室、养菌房、晾晒场、分选包装车间、产品展示厅,形成一个体系健全、设施完备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
创新才能引领创业,创业才能带动就业。近年来,合作社的技术团队不断探索研究小孔单片栽培、春耳秋管、分层晾晒等技术,并开发了刺五加木耳、沙棘木耳等功能性食品,还申请了木耳立体栽培专用挂架、地栽无根木耳专用培养袋两项专利。徐敬才说,未来,合作社还将继续深入探索废弃菌袋回收与综合利用的研究,不断提高食用菌品质,推进食用菌精深加工,推动黑木耳由“原字号”销售向“深加工”销售迈进,把黑木耳产业做得更大、更长久,让“悬羊村”的名气更加响亮,让悬羊村的村民们更有底气和干劲儿。
如今,全村500多户农民有近400户从事地栽木耳生产,且每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悬羊村里的年轻人也不必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大姑娘、小伙子们在自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每年还吸引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多人次,悬羊村真正走出了一条“小木耳的脱贫致富路”。作为合作社理事长,徐敬才笑着说,现在不兴“彩礼”了,村里有的人家娶媳妇的时候,女方都会向男方要十万袋的黑木耳菌包作为婚后“小两口”的生活保障呢!
悬羊村位于穆棱河西岸,因羚羊挂角的传说而得名,这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昼夜温差大、湿度大的独特小气候,但由于地处深山脚下,耕地不多且交通不便,导致长期贫穷落后。好在,悬羊村有个叫徐敬才的人,是他改变了这一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