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本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即北半球出现连续三个拉尼娜冬季。所谓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通常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冬季,气温容易偏低、降水容易偏少,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偏高也时有发生。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中,冬季偏冷和偏暖的比例各占一半,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的重要因子之一,冬季气候还受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影响,这给冬季预测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11月9日,南都记者注意到,世界气象组织(WMO)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拉尼娜事件不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唯一因素,今年出现强烈冷冬的可能性不大。中国气象局方面指出,从统计概率看,拉尼娜事件与全球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产量之间有很强的对应关系。
1951年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尼娜事件当年我国冬季气温均为显著偏低,均出现冷冬现象。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当年气温偏高也时有发生,甚至暖冬现象也有出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频率在增加,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中,冬季偏冷和偏暖的比例各占一半。
1951年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尼娜事件当年我国冬季气温均为显著偏低,均出现冷冬现象。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当年气温偏高也时有发生,甚至暖冬现象也有出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频率在增加,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中,冬季偏冷和偏暖的比例各占一半。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持续较长时间的拉尼娜事件很可能会延续到今年年底或更久,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即北半球出现连续三个拉尼娜冬季。那么,今冬可能出现的“三重”拉尼娜事件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