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因而,在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的同时,我还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我除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课堂记录、听好课外,还开展古诗词背诵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并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听写、背诵古诗词、讲述小故事等习惯,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观察了六年级f班的语文课。现在的小学语文与我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关注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和实践能力运用。每次上课开始前的几分钟,学生们都会自发地颂读诗词,诗词内容丰富。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劝学》,这是一篇我在初中学习的文言文,在学校课堂听到也难免感叹现在小学教育重视传统文化的程度;此外,秋瑾的诗词出现在小学生的背诵篇目中,体现出近代诗词也被纳入了文化积累的部分。每次上课前听着同学们诵读诗歌,都会轻声跟着他们一起颂背,就好像回到了当初的课堂之上。
王伟老师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从学生**诵读诗词开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适时开展小组讨论,结合恰到好处的引导,引领学生欣赏古诗词中的情感美,从古诗词中凝聚精神、汲取力量。
课后,听课老师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就两位老师的课堂做精彩点评。宁波市慈溪职业高级中学、省培班班长余芳老师表示,两位老师在专题教学中寻找学生喜爱的课堂形式,探索古诗词的魅力,引导学生获取精神力量,将古诗词教学上得“有新意、有诗意、有深意”。活动最后,戴智敏老师做了总结发言。
但课后自己结合大家的点评再次反思,感觉自己对于古诗词的解读还是有点儿浅显,对于古诗词内涵的挖掘不够深,课堂设计还可以精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