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且慢的同时,盈米还开发了两个ToB的产品——啟明和蜂鸟,他们都是围绕投顾业务而设计,只是针对不同的投顾客户和场景。按照肖雯的设想,随着投顾市场的成熟,三条业务线会逐渐形成合力并相互驱动。她的目标不仅是要做出一款好用的投顾产品,而是与更多「同路人」一起来「改变中国人买基金的方式」。在公司内部,肖雯被员工称为「且慢首席推荐官」,因为在普及投顾这件事上,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肖雯认为,一个成熟的投顾市场必然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所以早在在创业之初,盈米就布局了三个业务线:且慢、啟明和蜂鸟,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场景进行布局。与啟明一样,蜂鸟也主要针对B端机构客户,为基金公司、券商资管、银行理财、信托、保险等专业资管机构提供全场景数字化服务解决方案。
按照盈米的规划,其搭建的交易系统、研究能力、产品筛选体系等可以通过且慢、啟明和蜂鸟三个不同的产品输出,由不同的渠道、方式,服务于个人投资者、理财团队和机构客户。在肖雯看来,盈米的目标并不只是自己做出一款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投顾产品,更重要的是推动并支持更多的投顾机构一起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影响并改变大众的理财心智、**和习惯。
许浒认为,很多提供专业服务的平台在从「叫好」到「叫座」的转型过程中,都难免会经历一个阵痛期。且慢的定位和风格决定了他无法走「流量」路线,在获客和转化上也难以与一些「爆款」产品相比。其实,这是在盈米创立之初,肖雯就已经想明白的事,「深耕投顾领域,做一家专而精的公司,与客户一起慢慢成长」。
回顾盈米创业这七年,肖雯面临过很多质疑和不解,但她鲜少有焦虑或动摇的时刻。因为近30年的从业经历让她对基金行业有着足够深刻的理解,对于投顾的未来有着清晰的洞见。也因为这样,她才有足够的定力和远见,在过去七年里做了很多「不同寻常」的关键性决策。那些在当时来看有些特立独行,甚至跟「主流」相反的选择,比如,从创业之初就决定自建交易系统,没有趁着行业东风选择基金超市模式,坚持做了ToB和ToC的多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