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王云飞写的这篇文章却有条有理,虽然行文满是生僻字,全文却显得十分流畅、有逻辑有条理,即便是阅卷无数的改卷老师,也无法判定这篇文章的质量,于是,几个阅卷老师商量着,找到阅卷组长,一行人一同研究。
对此,东南大学的校办副主任也当即应允,并且,他还承诺会激发王云飞最大的潜力,将他的古汉语知识,运用于古建筑领域的研究。听闻东南大学有如此诚意,王云飞兴奋不已,当即就答应下来。
当时,古文献教授吴新江也参与这次阅卷,当看完这篇《绿色生活》之后,对此也是啧啧称奇。初步研究判定,王云飞所用的是一种“骈文”,这是唐宋之前古人的行文方法,难度较唐宋后的散文也大了不少。
此事还是得从王云飞参加语文高考这件事说起,在2010年的高考中,王云飞在语文作文里洋洋洒洒地写出了755字的古代文言文作文。文言文中多数是生僻字,晦涩难懂。阅卷老师凭借多年的经验,当即做出判断——这个考生绝对不简单!
本以为王云飞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古代汉语类的专业,发挥自己的长处,但王云飞的决定却让所有人都捉摸不透。一名中文系的大学生给王云飞这样的评价:“以王云飞目前的古汉语水平,完全可以直接读研,学习古代汉语专业。普通的中文系学生,难以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