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西安事变之后这些事情的发生经过。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发动西安事变完全是为了民族危亡着想,逼蒋停止内战,团结一致对外,并不想对***造成什么伤害。只要***同意这项决策,他们就同意放蒋。他们的目标并不是抓住扣留***,西安事变最后的结果对这两个人是极度不公平的。
关于西安事变前杨虎城与**中央关系的权威论著,当属1979年出版的米暂沉《杨虎城传》(该书重新整理后名为《杨虎城**》于1998年再版)和申伯纯《西安事变纪实》,两书都认为**中央一开始找杨谈判就获得成功,双方合作一路顺畅。以后几乎所有论著包括西安事变史领导小组编著的《西安事变简史》都取材于此,观点相同。但是在当时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杨与**中央的合作关系恐非如此简单易行。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又先后出版了张魁堂《西安事变》、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李义彬《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等著作。由于侧重点不同,他们对西安事变前杨虎城与**中央的关系着墨有限。本文综合有关史料,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至此杨瀚终于弄清了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正如他的父亲杨拯民所言,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对于西安事变的了解,都仅限于事发时的几天,对于此前漫长的谋划知之甚少,再加上事变中***是由东北军抓捕的,让很多人以为张学良才是西安事变的主角。
除了*****外,被孙铭九事件波及影响最大的另一个人就是杨虎城。本来在西安事变后,东北军中不少人就对杨虎城有所误解,认为他在张学良前往西安,以及孙铭九事件前后的态度非常不明确,甚至怀疑孙铭九就是受他指使。
根据张学良所撰写的《西安事变反省录》中的内容,在事变发生之前,杨虎城曾经两次向张学良建议,对***采取“必要行动”,从这之中可以看出,杨虎城个人是希望对***采取行动,发动西安事变的。
3、煮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水开后,将黄栀子、小葱结和姜片倒入沸水中,再放少许盐。捏着鸡腿将整只鸡放入锅中烫一下取出来,然后再将整只鸡放入锅中开小火煮15分钟,煮的过程中不要随意翻动,避免造成外皮破损过多。煮15分钟后关火,再焖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