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典魔法理论,魔法师们想要引动元素来进行施法,需要经过四个过程,即精神扰动,元素共鸣,魔法控制,施法反馈
施法者的精神力通常于精神扰动环节发挥作用。在精神扰动环节,精神力的大小决定了魔法师是否能够顺利的引动法术模型所需求的元素量。
精神扰动作为施法的第一步,要求魔法师的精神力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以期望尽快与元素位面产生共鸣。在这个阶段里,魔法师们常常会使用冥想或念咒等方法来使自己的精神力尽可能的活跃。而对于那些有很高魔法造诣的魔法师们来说,他们已经可以很轻松的与元素位面共鸣,并不需要任何外物的辅助,这种法师又被尊称为“沉默法师”。值得一提的是,引动不同的元素位面或者期待不同元素模型的搭建都会对这个过程产生影响,元素位面究竟是怎么在还没搭建模型前就判断施法者的意图,目前还没有一个魔法界公认的结论。
按照施法时引动的元素不同,元素魔法被分为风,水,火,地,光,暗以及延伸的雷,木,冰等等。魔法师需要沟通相应的元素来完成他的法术构建,而魔法师的元素亲和力也会因为沟通元素位面的不同而改变,这也导致了大多数魔法师专精一系元素魔法。
在魔法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即:元素魔法师都是用三条腿走路的。这句话实际上已经指出了衡量元素魔法师施法水平的三个因素,精神力,元素亲和,魔法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