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堡垒》,其世界末日的场景,以及上海作为地球堡垒的反击战创意,应该说力图体现中国科幻电影的技术实力,显示其主体性的建构。但是,该片上映之后,不但没有延续《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口碑,反而惨遭业界批评与票房失利。究其原因,尽管该片将地球反击战的最后据点定位为上海,在空间建构具有了一定的本土意义;但是,影片无论是其外星母舰、空战场景的特效设计,还是地球人反击外星人入侵的主题表达,都给人一种模仿好莱坞大片的似曾相识之感,从而失去了本应有的主体建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上海堡垒》创作的失败,恰好给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值得总结与反思的经验教训。
随着《上海堡垒》的失败,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流浪地球》只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未来是否继续有代表着更加成熟、完善的工业体系的中国科幻电影,道长且阻。
流量电影票房大卖的持续时间很短。上海堡垒立项的时候,流量电影能赚大钱。上映的时候,流量电影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所以,《上海堡垒》这部电影还真的是跟《流浪地球》没得比。这点是极大部分人看完《上海堡垒》电影后的感受,同样是国产科幻电影,这差距是真的不是一般的大。不过《上海堡垒》这部电影倒也是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国内的科幻特效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不会比国外的科幻电影差很多,至于《上海堡垒》为什么差评如此之多,真的就是差在了剧情逻辑和演员身上了。
《上海堡垒》在宣传期标榜自己是中国科幻,可实际上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爱情电影,而且整个剧情,把科幻和爱情活生生地撕裂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