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不是普通话取代客家话,而是既要掌握普通话,又要掌握客家话,并且客家话应从小教起,在生活中、在客家人中、在客家区域中应首先讲客家话,不能为了普通话而不学、不说客家话,单纯选择普通话,会导致客家话的断代断层,小孩不讲了,后辈不讲了,客家地区都讲普通话了,语言环境变了,不出三代,客家话就死了。到时再来拯救、补救,也许能捡回来,也许捡不回来,也许没有任何意义了,没有客家话的土壤了,睁开眼清一色的普通话了,客家话就真的死了。丢失容易捡回难,这是语种的消失,是客家文化的灾难。因此,客家话与普通话应相辅相成,在各自场合发挥不同作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客家话与普通话应相伴永远,直至地老天荒。
在人生的道路上,God不会让我们总是一路平坦。我们所知道的是,当一切万事如意时,我们往往会疏忽信仰,只有当我们的生活轰然倒塌时,我们才会有机会树立真正的信仰!圣经上说: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这三问,问到了每一位客语大人的心扉,也许直戳客语大人的痛点。如果不重视传承,还处在“客家话天生就会,普通话才要学”的温柔乡里,客家话的断代断层是不可避免的,人为造成客家话的断代是不科学的。保护和传承客家话,需要大家的努力,需要客语地区一大群人的努力,靠一个两个人是没有用的,语言丧失了沟通功能就死了。
古有“一句饿死一位英雄汉”,而今又有“一句话愁死一个种田汉”,可悲可叹啊!这是不会说普通话惹来的祸。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不会说普通话的人是格格不入的'。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去打造,我们有远大的理想,今后我们要走出家乡,走向全国,我们再也不能操着一口“山芋腔”去打天下了。我们怎能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寸步难行,前程渺茫?怎能因为语言隔阂而误解重重,耽误大事?所以,我们务必说好普通话,实现顺畅交流,创造和谐氛围。
为父辈而写的墓志铭,当然事实清楚,不会因年代久远而猜测。这里我们看到唐拱是因为父亲有当官,所以荫及他参加工作,调动了好几次,当到“漳州兵马监押”,后来年纪轻轻就死于漳州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