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灾发生在东西线盾构隧道段时,则利用隧道内车行道下方空间作为纵向逃生通道。“隧道东、西线盾构段各有38个逃生口,间距约80米,逃生口下方设有楼梯间、前室和风室。紧急情况下,人员要保持冷静,根据隧道内明显的指示标志,按下疏散按钮,就可以打开逃生盖板,经疏散楼梯下至第三层的逃生通道。人员进入逃生通道后,可步行或坐救援车到达南北岸盾构工作井车道救援层。其中,北岸人员直接通过盾构工作井疏散楼梯逃生至地面,南岸人员乘坐救援车从盾构井进入南岸明挖段中间救援专用车道到达上部行车道,通过两侧防火卷帘门进入非火灾隧道,从**安全转移至地面,保障隧道内人员生命安全。
“行车道的逃生盖板下部设置有疏散楼梯和前室,配置加压送风机对前室加压送风,达到30兆帕左右的正压,确保上方的烟气不会蔓延至疏散通道。同时在行车道顶部及侧面进行防火涂料喷涂,在隧道发生火灾意外时可以保护隧道结构。”石伟龙说。
汕头海湾隧道路线全长6公里多,隧道长度5300米,属于特长隧道,在隧道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安全地进行人员疏散逃生及救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汕头海湾隧道是我市第一条穿海隧道,从主城区到南岸濠江,市民多了一个更加便捷、快速的出行选择。那隧道在逃生、消防、排水、通讯等方面是如何保障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隧道内部,探秘隧道里的“生命通道”,了解一下隧道的机电设施是如何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
石伟龙说,火灾发生时,隧道内敷设的感温光缆、火灾探测器第一时间自动检测火灾源,并将火灾信号反馈至监控中心,经监控管理人员确认火灾点后,快速下发火灾应急预案,联动照明、排烟、自动灭火、通风及广播等设施,同时通过信息发布设施告知及引导本路段车辆驾驶员远离火灾区域;火灾区域人员按照疏散指示标志行至疏散通道并按操作说明开启逃生盖板,进入隧道救援通道,可按指示步行或等待救援车辆撤离隧道,确保隧道内人员安全。
2022年5月,郑*市京广路隧道,相关部门根据各段隧道空间情况,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加装19了个逃生爬梯,进一步完善设施,从而排除安全隐患。那么,咱们许昌的文峰路隧道也在*日安装了两个逃生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