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中,导演迈克尔西米诺花了将近1/3的篇幅来交代越战之前的平静,与之后三个主角的遭遇形成了强有力的对比,从而让观众体会到越战对人性的摧残。这部影片从观看角度来说并不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他既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只有饱满的煽情和沉重的反思。全片跨度极大,从美国到越南,从欢乐的美国小镇到残酷的越南战场,从一腔热血的豪迈奔放到被**伤害的精神创伤。
作为反映越战创伤的电影,本片可能受到《猎鹿人》的影响,甚至连罪犯头目的造型都与当年的罗伯特德尼罗类似。片尾狙杀犯罪犯头目的过程比较精彩火爆,并且有一幕是头目错把缉拿他的直升机误认为当年越战的救援机,**阴影如此之大,有力反映了电影反战的主题。
此时,由于胡志明早已在1969年越战没结束的时候就因病去世,越南**换成了黎笋。黎笋和亲华的胡志明不一样,是个野心家。越战刚刚结束,对于越南来讲正是集中精力医治**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可黎笋被胜利冲昏头脑,彻底背离了胡志明的路线,依仗着**的支持,推行地区霸权**。
1993年《阿甘正传》拍摄的时候,美国国内已拍摄了大量的有关越战的电影,比如《野战排》《猎鹿人》等,对越战的创伤进行反思,而《阿甘正传》则对参与越战的像泰勒这样的军人进行了精神上的安抚,在当时是顺应潮流的。
《五滴血》中随处都是对越战的批判以及把男子士兵当炮灰的谴责,这很容易,因为这已经成为今日国外**的共识。有意思的是,斯派克·李并没有局限在这些空泛的**批判上,而在这些曾经的国外大兵身上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尤其是作为主角的鲍尔。在繁忙的湄公河上,见到国外船民兜售各种物品,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鲍尔一方面咒说国外**歧视男子,把男子当炮灰,一方面又不停地说“国外猪”,终于引发争吵。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认为被歧视的男子,在国外人面前,又显示出白人在男子面前一样的优越感,表现出一样的歧视。
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中,导演迈克尔西米诺花了将近1/3的篇幅来交代越战之前的平静,与之后三个主角的遭遇形成了强有力的对比,从而让观众体会到越战对人性的摧残。这部影片从观看角度来说并不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片,他既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只有饱满的煽情和沉重的反思。全片跨度极大,从美国到越南,从欢乐的美国小镇到残酷的越南战场,从一腔热血的豪迈奔放到被**伤害的精神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