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苔藓森林剧情

我国国土面积大,跨越的气候带多,且在经度上有着明显的阶梯性。虽然多年来对不少地区,特别是对不同山地森林区的苔藓植物做过许多系统的研究,出版了8卷中国苔藓志,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苔藓志。但是一些苔藓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如广西、贵州、福建等地还缺乏足够的调查,还有一些环境较恶劣地区,如西藏、新疆一些高海拔地区的苔藓植物并没有记录。迄今为止,尚无法对全国苔藓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地理形成的原因做全面分析,因此,有必要组织相关研究力量进行全国苔藓植物的深入研究,获取苔藓植物分布以及相关环境条件的详细资料,建立全国苔藓植物多样性数据库和空间分布图,为研究地质历史的变迁、全球变化以及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苔藓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有较大的差别[31-36],海拔高度、空气湿度、**度、土壤酸度和含水量、基质、林冠层郁闭度、林下倒木的丰富程度等都是影响苔藓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在低海拔熔岩流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森林的立地条件、植被类型是显著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因素,在亚热带**带地区覆盖较大的阔叶林带一般是苔藓植物多样性分布的中心;坡向作为地形因素之一,是导致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和结构特征产生差异的间接环境因子,影响着苔藓植物的生存和生长,而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与结构可以作为森林环境恢复状况以及森林健康状况评价的重要指标。

苔藓植物对环境条件非常**,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苔藓植物的种属会在一定的范围内随之而变。苔藓植物的生境主要有土、石、水、树以及腐木等,其中影响树附生苔藓分布的因子复杂,包括附生树种、树干高度、树皮性质、附生方向以及局部气候因素等,所以树附生苔藓研究历来受到苔藓学界的重视。土、石生苔藓植物分布与其所生长环境的植被、土壤及小气候密切相关,如林冠层郁闭度、草本层盖度、土壤类型、水分和pH值、土层厚度和土层松散程度等。还有海拔高度和林冠郁闭度是影响不同森林类型腐木生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苔藓植物通常喜欢阴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石壁、树干和土面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有些苔藓植物也能生存于荒漠甚至沙漠中。[2]

我国苔藓植物系统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由陈邦杰先生所先导,现在研究范围已涉及到苔藓植物的区系、形态、生态群落、化石、细胞学、环境监测、植物化学和组织培养,甚至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一些地区森林大量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土地沙化盐渍化、湿地减少、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使苔藓植物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许多特有属种明显衰减,因此,苔藓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极大关注。笔者综述了国内外苔藓植物分布和多样性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方法,以期为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