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的吴孟辰的说法,大片的引进没有任何地域限制,只要符合“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基本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这两个基本,就在考虑范围之内[6]。最初设定的大片配额,是美国、欧洲和其它**及地区各占1/3,而在市场的指引下,好莱坞大片最终占据绝大多数。
我偶尔也看看好莱坞电影,但随着灯塔国**形态、“普世价值”的垮塌,能入我眼的美国大片真的不多了。尤其是**片,那种以美国主旋律的**大片,真的懒得看。
这是打了折扣的施舍!中国人是否能拯救世界还是得美国人说了算!之后的好莱坞大片不乏类似的案例,而西方大片《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和好莱坞大片《**日2》中来自中国的明星设定,让大家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给中国人定角色让中国扮演角色,纯粹就是为了票房利益,而《壮志凌云2》则完全可以放弃这一紧急利益,因为他们有更高的**利益目标。
电影是工业,大片都是大分工,大团队,大投资,大制作,大冒险。持续生产大片,往往也是大国才有的实力。就像原来大家只能等着看美国的大片一样,在美国的大片里被教育得爱美国,相信世界有危机只有美国能拯救。没办法,谁有实力谁就能宣扬自己,占领观众的心智。中国的电影工业有实力拍出《流浪地球2》这样的科幻大片,中国的**与英雄就开始在电影里拯救世界。中国电影开始大输出时,岳飞迟早也会变成全球人熟悉的大英雄。
中美建交当年,美国电影协会(MPAA)**杰克·瓦伦蒂就在访华后与文化部和电影局商讨过好莱坞大片的发行问题,可直到94年《亡命天涯》引进,当中隔了十五年,除了统购统销、外汇额度等因素,迟迟未动的外因,是好莱坞大厂不接受自己的电影被买断发行。
我偶尔也看看好莱坞电影,但随着灯塔国**形态、“普世价值”的垮塌,能入我眼的美国大片真的不多了。尤其是**片,那种以美国主旋律的**大片,真的懒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