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绘画区别

“大系”让散佚在世界各地的文物在光影世界里重新汇集,重新获得生命。《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名作,原作已经遗失,现有的是唐代的摹本,画心被分成了12段,只有9段存世而且风化严重,就这,卷尾的《松竹石泉图》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让人痛心之极。“大系”项目组与海外文物收藏单位反复沟通协商,信函数万计,奔波几万里,使得散落在海外的绘画精品以数字化的方式“回归”。将大英博物馆的《松竹石泉图》和《女史箴图》的前卷拼合在一起,《女史箴图》实现首尾相连,它终于完整了。

清晚期的盏托,上面存放的杯遗失,正反面绘画了12只正在繁殖的兔子,题材相当珍贵。虽已无缘见原配瓷杯,仅从盏托即可看出制瓷与绘画工艺的强大,也是中国瓷器烧制水平在清晚期回光返照的最好例证。

隋炀帝君臣团坐曲池之周,除了观赏优美奇妙的水饰,聆听歌姬的悦耳音乐外,还有爽口的美酒由机械木人送来,供其口腹之欲,这就从各种感官上让赏玩者达到了生理的充分享受与心理的完美满足。大臣杜宝更撰《水饰图经》,用文字把水饰故事描绘出来,命画工把各种水饰图示出来,以留存于世。可惜《水饰图经》原文及绘画如今已经遗失不存。隋统一全国吸收兰亭雅集文化,把三月三日曲水流觞引入大兴城,幵创了隋唐曲江园林文化流觞宴饮的先河。

然而,毫无疑问,大多数都源于中世纪,我们可以通过现在的观察了解一些当时的民俗,绘画展示了民间舞蹈,特别是在佛兰德斯的文艺复兴时期,例如在勃鲁盖尔的作品中,其他地区,比如西班牙,有丰富的民间舞蹈传统,但未被记录和遗失。

张履春在书法和绘画领域也颇有造诣,曾留下不少墨宝。可惜大都被毁坏或遗失。如**时期几经修茸的读书岩亭,横额“读书岩”三字即为张履春书。原“读书岩”亭子后面柱子题联“几人得其趣,千载有余情”也出于张履春手笔。但因后来岩亭的修缮与重建,如今已经荡然无存。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