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

桃花扇3

60人气值  |  145总评论  |  83关注

桃花扇视频

袁行云还提到,关于《桃花扇》的咏剧诗所作数量最多的为罗天阊,一人就作了一百一十六首,几乎可以成为一个专集。其次为黄体正,作了四十四首,分咏每齣。从这些咏剧诗、词、题词、跋语,我们就可以发现与孔尚任同时代的人及其后人是如何看待《桃花扇》的,《桃花扇》在他们心中究竟是如何与南明历史有着何种关联。

《桃花扇》的刊本在正文之外都附有题辞,各种版本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题辞却集中于田雯、陈于王、王苹、唐肇、朱永龄、宋荦、吴陈琰、王特选、金埴数家。早期题辞中,歌行比例已不如联章绝句,但尚未到绝迹的地步,其没落和联章绝句的兴盛不仅同自身的体制相关,更与《桃花扇》刻本相关。康熙刻本中,未收孔传铎、孔传鋕兄弟及刘中柱等三首歌行。可以推知,当时对题辞的认定只限于近体,不将歌行包括在内。这一认知持续的时间也许不长,然而这个版本是早期流行的版本,示范作用不容忽视。

这是王苹的最后一首题辞,说孔尚任的才华十分突出,与徐渭、汤显祖相当,但相比依艳绮丽的剧**格,孔尚任将南明一载兴亡故事都寓于一把桃花扇的深意则更为高妙。沈初的第一首诗为:“拍板门槌又一宗,才人吐属致玲珑。千秋燕子楼头月,合配桃花扇底风。”这首诗同样赞美孔尚任,前两句赞其才华,后两句用唐代关盼盼于燕子楼中守节的故事,同桃花扇的故事相对,虽然与王苹的着眼点不同,却在结构上十分相似。一个突出小小一柄桃花扇主题之宏大,另一个突出桃花扇所蕴含情感历时弥坚之真挚,都将广阔的时间空间内容浓缩到微小的桃花扇上。这种手法在与‘具体的“桃花扇或加以“抽象“的桃花扇相关时显得十分常见,宋之睿的两首诗就是代表:

自《桃花扇》完稿以后,与孔尚任同时代的士大夫们对其评价颇高,《桃花扇》的内容与旨趣为士大夫们带来了,对兴亡之感的抒发,从此时开始,《桃花扇》开始与南明挂钩,剧中的种种意象,如桃花、春灯、萧瑟秋景都开始与亡国之景关联,而对于南明历史而言,《桃花扇》建立于历史事实上的创作,也为其成为南明历史记忆打下了基础。

这种因《桃花扇》而带来的**兴亡之遗恨,在当时人的感受中非常普遍。还有朱永龄的题词,这些题词中,都表达出了《桃花扇》中所体现的兴亡之感而带来的“悽音楚调,声似回澜”之感受。同时孔尚任在小引中也写到创作《桃花扇》之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知前朝亡于何处,以为今日惩创人心之用。

徐铉博学多才,能说会道,他见到赵匡胤后,就向赵匡胤吹嘘南唐皇帝李煜的才华,说他的《秋月》是出了名的绝世佳作。

  • 桃花扇分类表

    纯爱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