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官微下的评论也基本都是负面的,不少网友称肯德基的饥饿营销根本买不到,甚至被“店员走私高价卖出”,都直呼肯德基又在割韭菜,与泡泡玛特是“两个割韭菜大户集合”。
第二,玩转饥饿营销、宠物经济。为解决“引客”、“留客”的问题,肯德基曾引进代言人模式,在引来一波粉丝经济的流量后,却被顾客质疑越来越贵的餐品是不是在为代言费买单。随后,肯德基又采取发布美妆、泡泡玛特联名、开售包装螺蛳粉、推出恋爱模拟游戏等措施,虽然在营销上动作频频,但也都是引发一时热度。
好玩是促成交的密码,泡泡玛特做盲盒、得物炒鞋、Mstand的饼干杯子,都是促进97后女生成交的重拳,因为97后的单个家庭人口都很少,80后的人都是独生子女,而97后大概就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了饥饿与贫困的记忆,80后是温饱时代,而97后是小康时代,他们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核心,更在乎自己的感受;
中消协甚至发布了名为《用“盲盒”诱导食品过度消费,当抵制!》的**,点名肯德基与泡泡玛特联合推出的盲盒套餐。内容指出,肯德基作为餐饮企业,按需购买即时食用是商品的特点,以限量款盲盒销售则是以“饥饿营销”手段刺激消费,容易导致消费者为了获得限量款盲盒而冲动消费,并因超量购买造成无谓的食品浪费。
作为国内头部潮玩企业,却接连出现盲盒价格虚高、质量良莠不齐、饥饿营销等问题。泡泡玛特在国内引领的盲盒经济,给例如博物馆这类文化行业带来了创新变革,考古盲盒、数字盲盒藏品等新产品内容的展现。但盲盒的红利使得生产创作者、经营者对原本精细化的产品开始粗制滥造。潮流IP市场向好,但还需经营者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