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高俅的历史结局是于1126年病死于开封。
史**载,在宋钦宗登基后,与高俅摩擦不断的童贯被处死并枭首于开封,而高俅因为之前在徽宗南渡时被童贯强令不准渡江从而提前离开了江南,没有参与到之后徽宗与钦宗的****,反而因此得到善终,病死于靖康元年。高俅有三个儿子,都跟他沾光。其中两个儿子一个叫高尧康,一个叫高尧辅。据《宋会要辑稿》卷七十九册职官三十六的记载,高俅仿效蔡京提拔儿子的方法,把儿子高尧康由遥郡转为正任,另一个儿子高尧辅由观察使提拔为承宣使。
高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功底,倒也不是个彻头彻尾的无用之人。想想看,要真没点本事,一个纯粹的大老粗,也不可能在大文豪苏东坡,驸马画家王诜和艺术家赵佶身边混。高俅结识端王赵佶,确实是应求成名,但是高俅的好运还没有结束。北宋第 7 位皇帝宋哲宗早早的就挂了,连个**都没有,哲宗之弟端王赵佶稀里糊涂的坐上了皇位,是为宋徽宗,高俅因此也从一个闲散王爷的玩伴变身成为皇帝的宠人。
赵佶不当艺术家改当皇帝,经过一番骚操作,大宋足球先生和足协**的有力竞争者高俅也摇身一变成为大宋****,摇头摆尾的做起了太尉。艺术家当皇帝,足协**搞军事,有这二货在,大宋朝铁定好不了。要说高俅非要当太尉,这也不一定。在重文轻武的北宋,县令以上的文官集团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大奸臣蔡京那也是实打实的金榜进士出身。高俅这个二愣子想进入文官集团,即便有皇帝撑腰,也一点戏都没有。所以我们看到,但凡皇帝身边毛线本事没有的宠臣心腹,基本上都被塞到武将系统里,在这些人的操纵下,大宋朝的军队没有战斗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事实也是如此,高俅做了太尉之后,十分清楚宋徽宗的脾气,在演练禁军时,经常搞一些脱离实战的花架子,把自己这位只会写字画画的主子哄得团团转。私底下侵吞禁军财产,侵占禁军土地,把禁军当成自己的家丁和施工队,搞得乌烟瘴气一团糟。我们看到后来金军围攻北宋首都开封时,几十万禁军不战而逃,一哄而散,也就不奇怪了。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精选内容推荐
热搜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