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金的《随想录》被誉为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随想录》是一本现代杂文,作者是巴金。巴金在晚年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巴金个人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现代作家。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真正**平等的**》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文坛的关注。1932年5月23日,长篇小说《雾》出版。1933年1月,长篇小说《雨》出版;5月,长篇小说《家》出版。1935年3月,中篇小说《电》出版。1936年4月,《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出版。1938年3月,长篇小说《春》出版。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1954年9月15日—29日,参加第一届全国******。1960年4月,散文集《赞歌集》出版;同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副**。“*******”期间,受到冲击。1979年12月,杂文集《随想录》(第一集)出版。1981年,任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10月,《随想录》(第三集)出版。1983年起,任****副**。1990年,获得****友谊勋章;同年获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副**。2003年11月,被***授予“**作家”荣誉称号。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精选内容推荐